溝眶象
是一類蛀食樹木的害蟲,主要危害臭椿、千頭椿等。對這類樹木的危害很嚴重,危害嚴重時會造成樹勢衰弱以致死亡。所以在防治的時候要提前進行,不要等到后期嚴重到沒法防治的時候在進行。
【1】形態特征
(1)成蟲:體長13.5-18mm,胸部背面,前翅基部及端部首1/3處密被白色鱗片,并雜有紅黃色鱗片,前翅基部外側特別向外突出,中部花紋似龜紋。
(2)幼蟲和蛹:乳白色,圓形,體長30mm
【2】危害
以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嚴重時造成樹勢衰弱以致死亡。為害癥狀是樹干或枝上出現灰白色的流膠和排出蟲糞木屑。
【3】發生規律
溝框象一年發生2代,以幼蟲和成蟲在樹干內或樹干周圍2至20厘米深的土層中越冬。以幼蟲越冬的,次年5月份化蛹,7月為羽化盛期。以成蟲在土中越冬的,4月中下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5月中旬為越冬代幼蟲為害期。7月底至8月中下旬是當年孵化的幼蟲為害盛期。
成蟲有假死性,產卵前取食嫩梢、葉片補充營養,為害1個月左右,便開始產卵,卵期8天左右。初孵化幼蟲先咬食皮層,稍長大后即鉆入木質部為害,老熟后在坑道內化蛹,蛹期12天左右。
【4】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 不栽植帶蟲苗木,一旦發現受害嚴重即將枯死的苗木要及時伐除焚燒,避免蔓延。
2、人工捕捉 在幼蟲危害期,用鐵絲等工具從排糞口或樹皮發黃且用手一按松軟的部位鉤出幼蟲殺死。也可利用成蟲多在樹干上活動、不喜飛和有假死性的習性,在5月上中旬及7月底至8月中旬,于清晨在被害樹干上敲打,震落成蟲,人工捕捉。此方法對于降低初孵幼蟲的蟲口密度,減輕危害很有效。
3、化學防治在害蟲發生時期可以使用蛀蟲凈插瓶打孔后插到樹干上進行防治或者使用林蟲凈加歐屠噴霧防治。